熔模铸造型壳是由粘结剂、耐火材料及附加物组成的。其中耐火材料占总比重的90%以上,对型壳性能影响很大。制壳耐火材料应使型壳有足够的常温强度和高温强度,子啊高温下不发生变形;有良好的透气性、热震稳定性、热化学稳定性、脱壳性等性能。为此,制壳用耐火材料必须有足够的耐火度、热化学稳定性、小而均匀的热膨胀系数、合适的粒度,并要有利于涂料性能的稳定。此外,作为制壳材料还应对人体健康无害、货源充足和质量稳定。
下面是熔模铸造制壳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和实现熔模铸造清洁化生产。
1、模组的除油和脱脂。在采用蜡基模料制熔模时,为了提高涂料润湿模组表面的能力,需将模组表面的油污去除掉。
2、在模组上涂挂涂料和撒砂。涂挂涂料以前,应先把涂料搅拌均匀,尽可能减少涂料桶中耐火材料的沉淀,调整好涂料的粘度或比重,以使涂料能很好地充填和润湿熔模,挂涂料时,把模组浸泡在涂料中,左右上下晃动,使涂料能很好润湿熔模,均匀覆盖模组表面。涂料涂好后,即可进行撒吵。
3、型壳干燥和硬化。每涂复好一层型壳以后,就要对它进行干燥和硬化,使涂料中的粘结剂由溶胶向冻胶、凝胶转变,把耐火材料连在一起。
4、自型壳中熔失熔模。型壳完全硬化后,需从型壳中熔去模组,因模组常用蜡基模料制成,所以也把此工序称为脱蜡。根据加热方法的不同,有很多,脱蜡方法,用得较多的是热水法和同压蒸汽法。
5、焙烧型壳。如需造型(填砂)浇注,在焙烧之前,先将脱模后的型壳埋箱内的砂粒之中,再装炉焙烧。如型壳高温强度大,不需造型浇注,则可把脱模后的型壳直接送入炉内焙烧。焙烧时逐步增加炉温,将型壳加热至 8000 -10000C ,保温一段时间,即可进行浇注。
实现熔模铸造清洁化生产
清洁化生产是熔模铸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,清洁化生产的含义是:
一、实现尽可能低的资源(原材料)与能源消耗;实现宜人化的生产环境及很低或零污染物排放;生产清洁化的产品(产品耗能、耗材少,易于再生复用及符合人机工程要求)。熔模铸造的清洁化生产,主要是应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设备以实现低消耗、低污染或者无污染及铸造生产的宜人化环境等方面。
二、坚持进行技术改造,采用成熟、适用、先进技术 企业技术改造,要根据企业产品的结构特点、批量大小、质量要求,合理选用成熟、适用、先进的技术。首先,所选技术必须成熟可靠。因为技术改造不是科研,不允许失败;也不是中间试验,可以小规模、小范围,而不讲时间和条件。技术改造是要将成熟的科技成果应用于设计、生产中。同时所选技术对改造企业来讲还必须适用,保证在经济上合理。
实践告诉我们,并非凡是先进的、技术含量高的一定是适用的。各种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,适合于一定的零件,选择不当,再先进的技术,也不能确保熔模铸造生产出优质的产品,不能保证产生高的经济效益。
此文章由
www.dingjiazz.com编辑